2023年中國堿性制氫電極市場有望實現翻番增長
“雙碳”目標指引下,以能源央國企及新能源上市公司為代表,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(“綠氫”)項目。根據GGII《中國電解水制氫項目數據庫》統(tǒng)計,截至2023年8月,國內在建及規(guī)劃綠氫項目數量超過120個,制氫裝機總規(guī)模超過21GW。目前已建成項目中,堿性制氫裝機占比達到96%以上;在建及規(guī)劃項目中,堿性制氫裝機占比保持在90%以上。堿性制氫憑借技術成熟度高、大規(guī)模低成本等優(yōu)勢占據主導地位。隨著綠氫項目需求不斷釋放,堿性電解槽需求猛增,從而拉動堿性制氫電極市場快速增長。
堿性制氫電極是電化學反應發(fā)生的場所,常見的有鎳基合金析氫電極、鎳基復合析氫電極、鎳基多孔析氫電極和貴金屬電極。目前國內堿性制氫電極陽極多為純鎳網或者泡沫鎳,陰極則是以純鎳網或泡沫鎳為基材,噴涂雷尼鎳等高活性催化劑。國內堿性制氫電極電流密度多維持在3000-4000 A/m2左右,能做到5000 A/m2以上的企業(yè)較少。2023年以來,保時來、莒納科技等企業(yè)推出突破萬安電流密度的新款電極,長期來看萬安以上電流密度是市場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直流制氫電耗有望降到4.0kWh/Nm3以下。堿性電解槽朝著“大標方、輕量化”的方向升級,而堿性制氫電極的性能優(yōu)化有助于提升電解槽單槽產氫量、電流密度,并降低能耗。
